公告: 本站內所有河洛語文之字詞書寫皆以此為準

[語文學習]河洛語文之常用漢字詞彙收錄概觀

內文: 因內容略大 故開啟時間會稍加延遲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河洛語文之常用漢字詞彙收錄概觀-1-1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河洛語文之常用漢字詞彙收錄概觀-1-2               河洛語文 之常用漢字詞彙收錄概觀-2-1    ...

2010年10月19日 星期二

[雜阿含經]906雜阿含經第九0六篇-有五因緣能令如來正法沈沒, 有五因緣令如來法/律不沒/不忘/不退.

原文: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
(漢語白話翻譯: 永吉20090422(Wed.))
---
如是我聞。 一時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  
(誠如我阿難所知, 有次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.)


爾時。尊者摩訶迦葉住舍衛國東園鹿子母講堂。晡時從禪覺。往詣佛所。稽首禮足。退坐一面。白佛言。
世尊。何因何緣。世尊先為諸聲聞少制戒時。多有比丘心樂習學。今多為聲聞制戒。而諸比丘少樂習學。
(當時, 摩訶迦葉尊者住在舍衛國的東園鹿子母講堂, 過午時分結束了禪定, 前去面見佛陀, 行禮如儀, 退坐一旁後, 就請教佛陀:"
世尊, 之前您對大家只有訂定少量的戒律規範時, 發自內心來熱衷修習比丘的人很多; 現在戒律規範變多, 為何發自內心來熱衷修習比丘的人反而卻變少?")
 

佛言。如是。迦葉。命濁.煩惱濁.劫濁.眾生濁.見濁。眾生善法退減故。大師為諸聲聞多制禁戒。少樂習學。 
(佛陀回道:"迦葉, 之所以我對大家的戒律規範變多, 發自內心來熱衷修習比丘的人反而變少之原因, 是因為受了生活的不得宜影響, 受了煩惱的不得宜影響, 受了時機的不得宜影響, 受了眾生的不得宜影響, 受了價值觀的不得宜影響, 導致眾生學習善法的熱誠退減.)


迦葉。譬如劫欲壞時。真寶未滅。有諸相似偽寶出於世間。偽寶出已。真寶則沒。 
如是。迦葉。如來正法欲滅之時。有相似像法生。相似像法出世間已。正法則滅。譬如大海中。船載多珍寶。則頓沈沒。如來正法則不如是漸漸消滅[1]。 
(迦葉, 就像世道快要變得動盪混亂時, 真寶尚未消滅, 但卻有各種相似的偽寶開始在世間出現, 因為那些偽寶的出現, 真寶就因此被忽略而消失.
同樣道理, 如來正法欲滅之時, 也有各種相似的像法開始出現, 當那些像法在世間出現後, 正法就因此被忽略而消失; 如來正法消滅的速度就好似滿載珍寶的船, 在海中快速地沉沒, 而非漸漸消滅[1].)


如來正法不為地界所壞。不為水.火.風界所壞。乃至惡眾生出世。樂行諸惡.欲行諸惡.成就諸惡。非法言法.法言非法.非律言律.律言非律。以相似法。句味熾然。如來正法於此則沒。 
(如來正法不會受地/水/火/風的影響而損壞, 而是因惡眾生在世間的出現, 只喜歡造作與成就各種惡行, 將不正確的法當成正法, 反將正法視為不正確的法, 將不正確的戒律當成正確的戒律, 反將正確的戒律視為不正確的戒律, 像這樣似是而非, 錯亂顛倒的教法到處充斥盛行, 如來正法就因此於世間消失.)


迦葉。有五因緣能令如來正法沈沒。何等為五。若比丘於大師所。不敬不重。不下意供養。於大師所。不敬不重。不下意供養已。然復依猗而住。若法.若學.若隨順教.若諸梵行。大師所稱歎者。不敬不重。不下意供養。而依止住。是名。迦葉。五因緣故。如來正法於此沈沒。  
(迦葉, 有五個條件能讓如來正法於世間沈沒消失, 若有比丘對佛/正法/僧/有次第的教化/各種佛陀稱歎的清淨作為, 不敬重, 不誠心供養, 卻又依附於其中, 這就是我所說的五個能讓如來正法於世間沈沒消失的條件.)


迦葉。有五因緣令如來法.律不沒.不忘.不退。何等為五。若比丘於大師所。恭敬尊重。下意供養。依止而住。若法.若學.若隨順教.若諸梵行。大師所稱歎者。恭敬尊重。下意供養。依止而住。迦葉。是名五因緣如來法.律不沒.不忘.不退。 
(迦葉, 另有五個條件, 能讓如來正法/戒律於世間不會沈沒/遺忘/離去, 即若有比丘對佛/正法/僧/有次第的教化/各種佛陀稱歎的清淨作為, 能恭敬尊重, 誠心供養, 皈依其中, 這就是我所說的, 五個能讓如來正法/戒律於世間不會沈沒/遺忘/離去的條件.)


是故。迦葉。當如是學。於大師所。當修恭敬尊重。下意供養。依止而住。若法.若學.若隨順教.若諸梵行。大師所讚歎者。恭敬尊重。下意供養。依止而住。  
(因此, 迦葉, 應該要修習對佛/正法/僧/有次第的教化/各種佛陀稱歎的清淨作為, 能恭敬尊重, 誠心供養, 皈依其中.)


佛說是經已。尊者摩訶迦葉歡喜隨喜。作禮而去。
(當摩訶迦葉尊者聽了佛陀所說的此經後, 歡喜隨喜, 行禮如儀後離去.)


*P.S. [1]"如來正法則不如是漸漸消滅"譯作"如來正法消滅的速度就好似滿載珍寶的船, 在海中快速地沉沒, 而非漸漸消滅."是根據"雜阿含經"第六四0篇經文描述的情節, 與佛教和印度教(自Sankara崛起)在印度的消長狀態為依據.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