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告: 本站內所有河洛語文之字詞書寫皆以此為準

[語文學習]河洛語文之常用漢字詞彙收錄概觀

內文: 因內容略大 故開啟時間會稍加延遲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河洛語文之常用漢字詞彙收錄概觀-1-1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河洛語文之常用漢字詞彙收錄概觀-1-2               河洛語文 之常用漢字詞彙收錄概觀-2-1    ...

2010年10月19日 星期二

[雜阿含經]456雜阿含經第四五六篇-彼光界、淨界、無量空入處界、無量識入處界、無所有入處界,此諸界於自行正受而得,非想非非想入處界,於第一有正受而得,滅界者,於有身滅正受而得。

原文: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
(漢語白話翻譯: 永吉20090611(Thur.))
---
如是我聞: 一時,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 
(誠如我阿難所知, 有次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.)


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「有光界、淨界、無量空入處界、無量識入處界、無所有入處界、非想非非想[1]入處界、有滅界。」 
時,有異比丘從座起,整衣服,稽首禮足,合掌白佛言:「世尊!彼光界、淨界、無量空入處界、無量識入處界、無所有入處界、非想非非想入處界、滅界。如此諸界,何因緣可知?」 
(當時, 佛陀告訴諸比丘有"明亮/清純/一切各種終究不是實有之觀想/一切各種印象之觀想/終究不能擁佔得到之觀想/思緒產生與消失之觀想/消逝的領域範圍."
此時, 有位比丘從座起身, 端正服裝, 行禮如儀, 恭敬地請問佛陀這些領域範圍是如何形成.)


佛告比丘:「彼光界者,緣闇故可知,淨界緣不淨故可知,無量空入處界者,緣色故可知,無量識入處界者,緣內故可知,無所有入處界者,緣所有可知,非想非非想入處界者,緣有第一[2]故可知,滅界者,緣有身可知。」 
(佛陀回答:"
那'明亮'的領域範圍是從黑暗來對照得知;
'清純'的領域範圍是從污雜來對照得知;
'一切各種終究不是實有之觀想'的領域範圍是從世間一切來對照得知;
'一切各種印象之觀想'的領域範圍是從自身思緒來對照得知;
'終究不能擁佔得到之觀想'的領域範圍是從被我們所擁佔得到的事物來對照得知;
'思緒產生與消失之觀想'的領域範圍是從開始產生正確思緒後來對照得知;
'消逝'的領域範圍是從個體存在來對照得知.")


諸比丘白佛言:「世尊!彼光界,乃至滅界,以何正受而得?」 
佛告比丘:「彼光界、淨界、無量空入處界、無量識入處界、無所有入處界,此諸界於自行正受而得,非想非非想入處界,於第一有正受而得,滅界者,於有身滅正受而得。」 
(諸比丘請問佛陀要以何種正確的感受來達到這些領域範圍.
佛陀回答:"
以自己的修行可達到那'明亮/清純/一切各種終究不是實有之觀想/一切各種印象之觀想/終究不能擁佔得到之觀想'的領域範圍;
當開始產生正確思緒後即可達到'思緒產生與消失之觀想'的領域範圍;
當個體消失即達到'消逝'的領域範圍.")


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(當諸比丘聽了佛陀所說的此經後, 歡喜奉行.)


*P.S. 
[1]非想非非想: 從如實思惟以讓諸漏次第滅盡的角度, 來做為觀想的基礎.
[2]有第一, 又稱"第一有", 參考北傳"雜阿含經"第四八四篇內文, 如尊者阿難所說:" 如實觀察, 次第盡諸漏, 是名有第一."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