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: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
(漢語白話翻譯: 永吉20090515(Fri.))
---
如是我聞。 一時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
(誠如我阿難所知, 有次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.)
爾時。世尊告諸比丘。有七處善.三種觀義。盡於此法得漏盡。得無漏。心解脫.慧解脫。現法自知身作證具足住。我生已盡。梵行已立。所作已作。自知不受後有。
云何比丘七處善。比丘。如實知色.色集.色滅.色滅道跡.色味.色患.色離如實知。如是受.想.行.識。識集.識滅.識滅道跡.識味.識患.識離如實知。
(當時, 佛陀對諸比丘說:"有一種名為'七處善.三種觀義'的法, 如果能完全學會並實踐該法, 可讓我們得到不再產生過錯的人生, 意念與智慧都能自在, 在觀念思考與言行舉止上再也不會引發困擾, 染著習氣的過去就此消除, 取而代之者是清淨得宜的, 從此, 個人的生活再也不會存有不得宜的表現.
什麼是'七處善'? 就是能清楚明白什麼是'色.色集.色滅.色滅道跡.色味.色患.色離'及'受.想.行.識。識集.識滅.識滅道跡.識味.識患.識離'.)
云何色如實知。諸所有色.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。是名為色。如是色如實知。
云何色集如實知。愛喜是名色集。如是色集如實知。
云何色滅如實知。愛喜滅是名色滅。如是色滅如實知。
云何色滅道跡如實知。謂八聖道。正見.正志.正語.正業.正命.正方便.正念.正定。是名色滅道跡。如是色滅道跡如實知。
云何色味如實知。謂色因緣生喜樂。是名色味。如是色味如實知。
云何色患如實知。若色無常.苦.變易法。是名色患。如是色患如實知。
云何色離如實知。謂於色調伏欲貪.斷欲貪.越欲貪。是名色離。如是色離如實知。
(所謂對'色'的正確地認知, 就是知其所指的是世間一切形相, 地水火風之此類元素與由地水火風所構成的形相.
所謂對'色集'的正確地認知, 就是知其所指的是對'色'產生之眷戀歡欣.
所謂對'色滅'的正確地認知, 就是知其所指的是消除或不再對'色'產生眷戀歡欣之現象.
所謂對'色滅道跡'的正確地認知, 就是知其所指的是'八聖道', 即正確的看法, 正確的目標, 正確的言論, 正確的行為, 正確的生活, 正確的思考, 正確的境界, 正確的努力.
所謂對'色味'的正確地認知, 就是知其所指的是對'色'產生眷戀歡欣.
所謂對'色患'的正確地認知, 就是知其所指的是'色'之本質為變化又不恆定/煩苦/無有固定.
所謂對'色離'的正確地認知, 就是知其所指的是面對'色'時, 能控制自己不去產生希冀追求, 中止希冀追求, 不在乎希冀追求.)
云何受如實知。謂六受。眼觸生受。耳.鼻.舌.身.意觸生受。是名受。如是受如實知。
云何受集如實知。觸集是受集。如是受集如實知。
云何受滅如實知。觸滅是受滅。如是受滅如實知。
云何受滅道跡如實知。謂八聖道。正見。乃至正定。是名受滅道跡。如是受滅道跡如實知。
云何受味如實知。受因緣生喜樂。是名受味。如是受味如實知。
云何受患如實知。若無常.苦.變易法。是名受患。如是受患如實知。
云何受離如實知。若於受調伏欲貪.斷欲貪.越欲貪。是名受離。如是受離如實知。
(所謂對'受'的正確地認知, 就是知其所指的是六種感覺, 即由眼睛/耳朵/鼻子/舌頭/質感/思緒發生作用後產生的感覺.
所謂對'受集'的正確地認知, 就是知其所指的是感官發生作用.
所謂對'受滅'的正確地認知, 就是知其所指的是感官不起作用.
所謂對'受滅道跡'的正確地認知, 就是知其所指的是'八聖道'.
所謂對'受味'的正確地認知, 就是知其所指的是對'受'產生眷戀歡欣.
所謂對'受患'的正確地認知, 就是知其所指的是'受'之本質為變化又不恆定/煩苦/無有固定.
所謂對'受離'的正確地認知, 就是知其所指的是面對'受'時, 能控制自己不去產生希冀追求, 中止希冀追求, 不在乎希冀追求.)
云何想如實知。謂六想。眼觸生想。耳.鼻.舌.身.意觸生想。是名為想。如是想如實知。
云何想集如實知。觸集是想集。如是想集如實知。
云何想滅如實知。觸滅是想滅。如是想滅如實知。
云何想滅道跡如實知。謂八聖道。正見。乃至正定。是名想滅道跡。如是想滅道跡如實知。
云何想味如實知。想因緣生喜樂。是名想味。如是想味如實知。
云何想患如實知。若想無常.苦.變易法。是名想患。如是想患如實知。
云何想離如實知。若於想調伏欲貪.斷欲貪.越欲貪。是名想離。如是想離如實知。
(所謂對'想'的正確地認知, 就是知其所指的是六種回憶, 即由眼睛/耳朵/鼻子/舌頭/質感/思緒發生作用後產生的回憶.
所謂對'想集'的正確地認知, 就是知其所指的是感官發生作用.
所謂對'想滅'的正確地認知, 就是知其所指的是感官不起作用.
所謂對'想滅道跡'的正確地認知, 就是知其所指的是'八聖道'.
所謂對'想味'的正確地認知, 就是知其所指的是對'想'產生眷戀歡欣.
所謂對'想患'的正確地認知, 就是知其所指的是'想'之本質為變化又不恆定/煩苦/無有固定.
所謂對'想離'的正確地認知, 就是知其所指的是面對'想'時, 能控制自己不去產生希冀追求, 中止希冀追求, 不在乎希冀追求.)
云何行如實知。謂六思身。眼觸生思。耳.鼻.舌.身.意觸生思。是名為行。如是行如實知。
云何行集如實知。觸集是行集。如是行集如實知。
云何行滅如實知。觸滅是行滅。如是行滅如實知。
云何行滅道跡如實知。謂八聖道。正見。乃至正定。是名行滅道跡。如是行滅道跡如實知。
云何行味如實知。行因緣生喜樂。是名行味。如是行味如實知。
云何行患如實知。若行無常.苦.變易法。是名行患。如是行患如實知。
云何行離如實知。若於行調伏欲貪.斷欲貪.越欲貪。是名行離。如是行離如實知。
(所謂對'行'的正確地認知, 就是知其所指的是六種算計, 即由眼睛/耳朵/鼻子/舌頭/質感/思緒發生作用後產生的算計.
所謂對'行集'的正確地認知, 就是知其所指的是感官發生作用.
所謂對'行滅'的正確地認知, 就是知其所指的是感官不起作用.
所謂對'行滅道跡'的正確地認知, 就是知其所指的是'八聖道'.
所謂對'行味'的正確地認知, 就是知其所指的是對'行'產生眷戀歡欣.
所謂對'行患'的正確地認知, 就是知其所指的是'行'之本質為變化又不恆定/煩苦/無有固定.
所謂對'行離'的正確地認知, 就是知其所指的是面對'行'時, 能控制自己不去產生希冀追求, 中止希冀追求, 不在乎希冀追求.)
云何識如實知。謂六識身。眼識。耳.鼻.舌.身.意識身。是名為識。如是識如實知。
云何識集如實知。名色集是識集。如是識集如實知。
云何識滅如實知。名色滅是識滅。如是識滅如實知。
云何識滅道跡如實知。謂八聖道。正見。乃至正定。是名識滅道跡。如是識滅道跡如實知。
云何識味如實知。識因緣生喜樂。是名識味。如是識味如實知。
云何識患如實知。若識無常.苦.變易法。是名識患。如是識患如實知。
云何識離如實知。若識調伏欲貪.斷欲貪.越欲貪。是名識離如實知。
(所謂對'識'的正確地認知, 就是知其所指的是六種印象, 即透過眼睛/耳朵/鼻子/舌頭/質感/思緒管道而形成的印象.
所謂對'識集'的正確地認知, 就是知其所指的是對'色'產生之眷戀歡欣.
所謂對'識滅'的正確地認知, 就是知其所指的是消除或不再對'色'產生眷戀歡欣之現象.
所謂對'識滅道跡'的正確地認知, 就是知其所指的是'八聖道'.
所謂對'識味'的正確地認知, 就是知其所指的是對'識'產生眷戀歡欣.
所謂對'識患'的正確地認知, 就是知其所指的是'識'之本質為變化又不恆定/煩苦/無有固定.
所謂對'識離'的正確地認知, 就是知其所指的是面對'識'時, 能控制自己不去產生希冀追求, 中止希冀追求, 不在乎希冀追求.)
比丘。是名七處善。
云何三種觀義。比丘。若於空閑.樹下.露地。觀察陰.界.入。正方便思惟其義。是名比丘三種觀義。
是名比丘七處善.三種觀義。盡於此法得漏盡。得無漏。心解脫.慧解脫。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。我生已盡。梵行已立。所作已作。自知不受後有。
(以上所說的就是'七處善'.
此外, 所謂'三種觀義', 是指出家人在寧靜, 遮陽擋雨與安全的地方, 就:
1. '色受想行識';
2. '眼/耳/鼻/舌/身/意, 色/聲/香/味/觸/法, 眼識/耳識/鼻識/舌識/身識/意識';
3. '眼色/耳聲/鼻香/舌味/身觸/意法'.
正確地努力思考, 來充分了解其中意義, 這樣的行為就是'三種觀義'.
以上, 就是我所說的'七處善.三種觀義', 如果能完全學會並實踐該法, 可讓我們得到不再產生過錯的人生, 意念與智慧都能自在, 在觀念思考與言行舉止上再也不會引發困擾, 染著習氣的過去就此消除, 取而代之者是清淨得宜的, 從此, 個人的生活再也不會存有不得宜的表現.")
佛說此經已。諸比丘聞佛所說。歡喜奉行。
(當諸比丘聽了佛陀所說的此經後, 歡喜奉行.)
主題分類
- 中古漢語文 (80)
- 心語語心 (12)
- 支那語文 (185)
- 白上國語文/西夏語文 (1)
- 字詞辨正 (52)
- 河洛語文(臺語文) (309)
- 俚語俗談 (4)
- 英語文 (5)
- 音樂歌曲 (62)
- 修行心得 (12)
- 桌上遊戲 (3)
- 專題特輯 (7)
- 排灣語文 (1)
- 異流料理 (3)
- 創見發想 (1)
- 詩詞銘賦 (73)
- 電腦應用 (27)
- 臺灣文化 (18)
- 蒙古語文 (25)
- 語文學習 (172)
- 劇情文章 (81)
- 噶瑪蘭語文 (1)
- 學社論觀 (8)
- 隨說散談 (19)
- 賽德克語文 (1)
- 翻譯賞析 (30)
- 雜阿含經 (43)
- 競選比賽 (3)
- Blogger使用心得 (11)
- Download (22)
公告: 本站內所有河洛語文之字詞書寫皆以此為準
[語文學習]河洛語文之常用漢字詞彙收錄概觀
內文: 因內容略大 故開啟時間會稍加延遲 河洛語文之常用漢字詞彙收錄概觀-1-1 河洛語文之常用漢字詞彙收錄概觀-1-2 河洛語文 之常用漢字詞彙收錄概觀-2-1 ...
2010年10月19日 星期二
[雜阿含經]42雜阿含經第四二篇-七處善, 三種觀義.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